記者 | 周姝祺
近日,全球專業招聘集團瀚納仕發布《2022年中國十大人才趨勢》。瀚納仕指出,未來幾年內,幾乎所有行業都需大量人才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但是當前數字化轉型人才緊缺,部分崗位薪酬達到百萬以上。
根據趨勢報告,電商和金融等行業數字化領先明顯,是行業均值的三倍多。制造業內部在大力推動更強大的現代化和連通性,5G、云計算和工業物聯網(IoT)的進步迫在眉睫。同時,包括教育、房地產、汽車和在線醫療在內的各個行業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加快數字化進程以保持競爭力。
企業數字化轉型到底指什么?瀚納仕中國執行總監王曉群認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基于業務轉型的演變,通過技術數據的提升,建立企業與用戶或者是生態之間的數字化連接,從而提高企業運營以及商業價值創造的效率。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指出,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技術轉型,從根本上說,是創新人才的轉型。為此,需要重新定義數字人才,專業知識與專門技能已不能反映數字人才的本質特征。數字人才的核心本質要素是跨領域、跨學科。
數字轉型中最關鍵的崗位與數據保護和信息安全相關,如數據保護官、信息安全官,以及引導后續工作的最核心角色ITBP(信息部門服務于各個板塊的業務伙伴)。
其他重要崗位還包括負責打通端到端信息,保證業務需求精準轉化為IT語言,最后形成方案的產品負責人,在整體層面設計企業數字化轉型,與之前的系統保持更好的適配性的架構師,具體負責項目,在項目期有大量投入的項目經理,以及與最前端溝通需求,實現整個系統的落地的實施顧問。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化轉型相關崗位的薪酬并不低。瀚納仕指出,企業為信息安全官開出的年薪約為100-150萬元。同時,在數字化領域有相關經驗的人才,跳槽的薪資漲幅也會高于平均值,在25%-30%左右。跳槽率也在10%-30%之間,并呈現上升趨勢。
高薪之下,各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相關人才卻均面臨供小于求的局面。王曉群認為,“良將難求”的主要原因,在于復合型人才稀缺,理想的候選人要既懂技術,又要懂業務,懂法務,對趨勢有敏銳的洞察力,以及項目管理、變革管理能力,同時具備出色的溝通能力,多語言、多文化交流更是競爭優勢。
瀚納仕觀察到,大部分候選人依舊來自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信息系統等專業,而核心職位的理想候選人多具備十年以上行業經驗。其中內資企業背景的候選人在技術能力上更占優勢,來自外企的候選人則長于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
對于有意向數字化轉型方向發展的年輕人或是應屆生,王曉群建議第一份工作選擇大平臺來提高技術能力,其中to C公司由于流量更大,且涉及到很多高并發分布式相關技術,身處其中可以短時間內獲得快速成長。第二份工作可以根據行業背景或者職業發展前景,選擇一個行業生根。對于技術候選人來說,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技術的成長遠比行業的了解更重要。
王曉群特別提到,在大數據及AI算法領域,歸國人才備受青睞。因為國外在相關領域發展更為成熟,這一領域的海外人才將具備相當強的技術功底。
不過,在更廣的層面上,海外歸國人才并非比本土人才更具天然優勢。對于數字化轉型相關職位,中國公司的理想人選不僅需要懂技術,還要懂中國市場,了解業務。相對于有國內大廠經驗的候選人,海外人才優勢并不明顯。
短期來看,外企相比于內資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面臨的挑戰更大。國內很多新興企業原本就以數字化立足,所以可以較快地提供相對輕量化的數字解決方案,而且在轉型過程中,由于管理層均在國內,自上而下的變革更有效率,溝通成本也較低。
傳統外企因為業務相對成熟,在轉型過程中為調整架構所耗費的資源會更多,同時海外總部對中國市場缺乏深入了解,從前期溝通需求,到最后真正落地,時間成本耗費較大。
另外,趨勢報告發現,在人才爭奪戰之下,內資企業早已開始將招聘搬到線上的實踐,招聘流程也有所加快,而不少外企甚至現在還沒有開始線上面試。外企若希望有力爭搶人才,提升招聘效率迫在眉睫。
王曉群表示,從人才市場的趨勢上來看,2022年中國的IT領域將再度迎來大爆發。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期間,對招聘策略適時進行調整,將幫助企業延攬更合適的人才并有效完成轉型。
責任編輯:尹悅
當前文章:http://www.artdinox.com/kaj/d8nrt3.htm
發布時間:04:08:28